(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二十九日專電)馬尼拉的藝術愛好者有福了!在拉蒙‧麥格塞塞獎基金會歷時三年的力邀之下,台灣表演藝術大師林懷民與他的雲門舞集,終於帶著歷久不衰的經典作品「水月」來到馬尼拉,明將在菲律賓文化中心劇院一連演出兩晚。

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現代文化藝術舞團二十九人,二十七日抵達馬尼拉,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在演出地點排練,為明起的演出做最後的準備。這是雲門舞集第三次在馬尼拉演出,第一次是於一九七九年演出白蛇傳,第二次是於一九八六年演出薪傳。

今天中午的記者會,林懷民表示,他對每一部創作都有不同的情感,選擇演出十年創作的水月,是因為這部作品一直有市場,而且廣獲好評,「紐約時報」就曾在二零零三年評選水月為「年度最佳舞作」。

水月是以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為陪襯音樂,巧的是,它更是於一九九八年在德國柏林完成了首演,當時三千多名德國觀眾起立鼓掌二十五分鐘不輟甚至還有人流淚。林懷民認為,可能是世界太黑暗,人們生活太緊張,所以在感受到水月帶來的靜謐安詳之後,情不自禁地流下淚水。

林懷民表示,雖然從首次公演迄今已有十年,但水月每次的演出卻始終保持原創,沒有添加任何新的元素,舞者也是愈跳愈好。

有許多人擔心藝術鑑賞眼光不足而不敢踏進劇院,林懷民說,到劇院並非考試,舞蹈是一種感性的表達,不需要以文字或語言詮釋,只要放輕鬆,以感性的態度去欣賞,如同到郊外看藍天白雲一樣,覺得美就好,「有感動就是收穫」。

堅持創作的林懷民表示,傳統只是跳板,不必成為框框。他對固有文化並不感到特別驕傲,因為裏面沒有自己的汗水,林懷民自豪地說,雲門舞集代表的是自己的汗水,他為雲門舞集感到驕傲,也希望它將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份。

菲律賓拉蒙‧麥格塞塞獎基金會的「拉蒙‧麥格塞塞獎」,有亞洲諾貝爾獎之譽,林懷民也於一九九九年得到麥格塞塞獎的「新聞、文學暨創造性溝通藝術獎」。9708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