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環保署提前預警,今年受反聖嬰現象影響,春季可能出現泥雨的機會增加。對此,氣象局表示:反聖嬰現象所帶來的天氣影響,「通常」是「四季分明」,對台灣地區而言,主要是「寒冬」及「暖夏」。但是,由於地球暖化趨勢,因此,反聖嬰現象對台灣地區的天氣影響,並不明顯。(彭群弼報導)

 

反聖嬰現象發威,環保署提前警告民眾,今年春天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沙塵影響,部分媒體也以「下泥雨」形容。

 

所謂的反聖嬰現象究竟什麼?

 

中央氣象局表示:所謂反聖嬰,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聖嬰現象的天氣型態,確認聖嬰現象的存在已經是20世紀之後的事情,起因為東太平洋地區的海溫出現異常常增溫,至於反聖嬰,就是溫度異常下降。預報員李湘源表示:聖嬰或反聖嬰都是源自西班牙文,前者是聖子,後者是聖女。

 

根據台灣研究聖嬰現象權威的台大教授許晃雄曾經發表的文章中指出:是源自於十九世紀的秘魯漁民發現:12月緊鄰秘魯、厄瓜多爾的太平洋,會出現一股由北向南的溫暖海流,取代原來的冷海水,魚群連帶減少,當地漁民會利用這個空檔修理保養漁船漁具,由於這個溫暖海流都在聖誕節前後報到,漁民們為它取了個名字「EI Nino」,在西班牙文中有「幼年基督」和「男孩」的雙重意義,因此翻譯為「聖嬰」,如果出現寒冷海流。與聖嬰相反,這種現象取名為「La Nina」,在西班牙文中是女孩的意思。

 

出現的時機都在聖誕節前後,東太平洋赤道一帶的海溫,一旦出現異常變化,如果連續五個月都高於或低於平均海溫0.5度,就是聖嬰或反聖嬰。聖嬰或反聖嬰常交替出現,1998年的強烈聖嬰帶來破百年紀錄的高溫,隔年海溫急遽下降,台灣出現罕見的三月雪,「西濕東乾」等現象,認為可能會與反聖嬰有關。

 

聖嬰及反聖嬰,會對大範圍的地區帶來氣候的異常反應。但是,李湘源表示:近年來氣候有暖化的趨勢,因此反聖嬰現象會帶來的天氣轉變,也就不會特別明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