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只聽過「鬍鬚張」,卻不知道一位留著濃密黑鬍子的「鬍鬚仙」馬偕牧師,一百多年前在台灣落腳、創立教會、治癒無數人瘧疾的感人事蹟。國家戲劇院11月底將這位以行動愛台灣的老外生平,以第一部閩南語歌劇「黑鬚馬偕」呈現在舞台上,並邀請著名的音樂家金希文譜曲。
留著濃密黑鬍子是馬偕牧師的正字標記,他內心中更有一股堅毅的勇氣,在未知的異鄉傳福音。來自加拿大的他,1872 年3月飄洋過海抵達台北縣淡水,就以淡水為家。
直到1901年,因喉癌去世、埋骨在淡水,馬偕生前足跡遍及大半個台灣,設立教會60間,施洗信徒達三千餘人,總共拔了兩萬一千顆牙齒,治癒了無數人的瘧疾,並且保留了台灣當時珍貴的人文地理紀錄。
黑鬚馬偕的故事描寫他在台灣奉獻的一生,原本一句台語都不會說的馬偕牧師,卻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了台灣。他向放牛牧童學習閩南語,娶台灣女子張聰明為妻,走進平埔族村落,深入熟番地界,興建淡水馬偕醫館。
訴說馬偕牧師的感人故事
他也成立第一所西式學校「牛津學堂」以及台灣第一間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在風氣保守的當時讓女孩子能上學。即使中法戰爭期間提供給外國人先行逃命機會時,他還是選擇留下和台灣人民在一起。
兩廳院以馬偕牧師的故事為藍本,打造第一部閩南語歌劇,並由目前國際現代樂派相當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著名音樂家金希文擔任作曲。
「許多人問我為何是閩南語歌劇,那是因為當時沒有國語啦!」金希文笑說,為了這部三小時的作品,他熟讀了馬偕的生平,也花了長達兩年半的時間作曲。
許多人好奇是否有好聽的台灣歌謠,金希文則說,一百多年前的台灣,沒有大家熟悉的台灣民謠,不過以台語旋律、歌詞寫成的歌劇,自然就帶著一股台語的韻味,同時除了一些打擊樂的節奏,他也沒有刻意使用原住民素材,希望能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也希望藉著音樂傳達馬偕牧師傳道、行醫、建學校全人的關懷。
男女主角美聲 展現濃厚大愛
而最重要的男主角馬偕一角,由美國現今最令人激賞的新一代男中音湯瑪士˙梅格蘭札飾演,獨特的音質與豐富熱情的聲音表情,詮釋馬偕牧師與放牛牧童學英語時的幽默、宣教時的堅毅、以及隱藏在嚴肅黑鬍鬚背後濃厚的大愛。
馬偕的夫人張聰明一角,則由「亞洲華人聲樂大賽」第二名、「世界女高音華人聲樂大賽」第三名得主的陳美玲飾演。陳美玲多次獲得國際聲樂比賽獎項,並經常擔任歌劇要角,是台灣頗受矚目的女高音。
另外,以充滿力量與美感音質橫掃歐洲歌劇界的韓國男高音崔勝震,則飾演馬偕的大弟子阿華。